

对于新冠病有哪些特征?怎么防?怎么治?怎么养?——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肺科主治医师专访之一想必网友都想知道,关于如何防新冠病肺炎这样的话题一直都是大家想了解的,那让小编为各位揭秘案吧!
九江新闻网随着新型冠状病感染的康复人数不断增加,如何避免继发感染、如何防治、如何保养身体等题引起公众关注。1月9日,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肺一科主治医师张宇接受《九江日报》编辑采访,回了市民关心的一系列题。
新型冠状病有什么特点?目前已发现多少菌株?九江当地人感染的病主要有哪些?如果你感染了一种菌株,你会在短时间内感染另一种菌株吗?呈阳性后是否产生了抗体并对所有病株都具有免疫力?
当前新型冠状病的主要特点是
1、主要传染源是新型冠状病感染者。潜伏期通常为2至4天。人在潜伏期具有传染性,发病3天内传染性最强。传播途径有1、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2、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通过气溶胶传播;3.接触被病污染的物品也可能发生感染。
2.主要临床表现为咽干、咽痛、咳嗽、发热、鼻塞等。发热多为中低热,部分病例还可出现高烧,持续时间不超过3天。部分患者可伴有肌肉酸痛和嗅觉症状。味觉丧失或丧失、鼻塞、流涕、腹泻、结膜炎等。少数患者病情持续进展,持续发热,出现肺炎相关表现。重症患者常在发病后57天出现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严重病例可迅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凝血功能障碍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极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等症状。
3.人群普遍易感。感染或接种冠状病疫苗后可以获得一定的免疫力。老年人和患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后的重症率和死亡率高于一般人群。疫苗接种可以降低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
迄今为止共发现5个株,分别为Alpha、Beta、Gamma、Delta和Omicron株。但这5株又有数百或数千个亚支株。
九江当地人感染的株主要是Omicron株BA。52和BF。7.他们都是文学士。5分支,与其他菌株相比,Omicron菌株传染性更强,潜伏期更短,传代时间更短,防控难度更大。
目前,Omicron突变株的数百个亚分支都是“近亲”。当体内抗体水平较高时,仍能抵御突变不太明显的病株。一般认为,免疫力正常的人,在3——6个月内不会再次感染。
一般来说,感染其中一种株后,短期内人体内仍存在较高的中和抗体。因此,短期内再次被其他株感染的可能性较低。但长期来看,不同病株,存在重复感染的可能性。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感染?如何预防呢?人们有必要囤药吗?有基础疾病的人如何预防?
预防新型冠状病感染的主要措施1、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2、外出佩戴口罩,远离感染者;3、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消、开窗通风;4.远离野生动物;5、保持健康生活,保证营养充足,作息规律,不熬夜,保持愉快心情,避免压力和焦虑;6、符合预防接种要求的人员应及时接种疫苗,符合增强免疫力要求的人员应及时接种疫苗。应及时加强免疫接种;7、及时检测、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8、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没必要盲目大量囤药,不过疫情期间准备一些药品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注意用药安全。其实不仅是疫情期间,我们家里平时可能会备有一些药物,比如感冒药、止咳药、退烧药等。医药及其他基本药物。
对于感染新型冠状病可能转为重症、危重症的人群一是65岁以上,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第二,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第三,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肝病等;第四,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血液病患者、移植后患者、恶性肿患者以及长期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患者,都属于重症高危人群。
除了上述主要预防措施外,这些患者还需要在家“吃好、喝好、休息好”,进一步提高免疫力。
对于广大网友想知道的新冠病有哪些特征?怎么防?怎么治?怎么养?——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肺科主治医师专访之一和如何防新冠病肺炎的相关题,本篇文章都有详细的解,希望能帮助到各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