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关注了河南暴雨,南京疫情,地变坏了吗?和怎么用古文形容河南暴雨的话题,但是大家都不是很了解,接下来听小编的讲解吧!
海57222541220422021-07-2918:33
河南这几天很揪心。
7月20日晚上9点,道路被淹,不少市民还在雨中徘徊,被困在地铁里。
晚上10点,地基出现裂缝,路灯杆漏电,寻找家人的路人触电落入洪水中。
晚上11点,部分路段停水、停电、停网,手机信号完全消失。
没有电,他们不敢打开手机点亮,生怕没电了,错过家人的消息;
雨一直下个不停,无数人从天黑到天亮,都睁着担忧和恐惧的眼睛。
报道称,截至7月28日下午,暴雨已造成73人死亡。
更糟糕的是,一波还没有平息,另一波又兴起了。
睡不着觉的还远不止河南人。
伴随着河南的大雨,还有一直上热搜的南京的疫情逆袭。
7月20日以来,南京机场本地疫情传播链已增至125人,共涉及5省9市。
凌晨三点,大人们仍然抱着孩子在街上排队等待检测。一夜之间,人们似乎陷入了和一年前一样的恐慌之中。
仿佛有人打开了潘多拉魔盒,7月21日,河北也开启了暴雨+致命龙卷风模式。
原本我们以为终于逃离了神奇的2020年,当我们可以坐下来喘口气时,
谁能想到,又一波灾难正在悄然向我们逼近。
微博上,一位郑州女孩的评论疯传。她说
中午,我以为只是一场普通的雷阵雨,还和朋友开玩笑说欢迎他们来郑州看海。
那时我真的没想到灾难、洪水、死亡离我这么近……
回帖中除了鼓励和感慨外,还有人在反思
河南暴雨仍在持续,南京疫情死灰复燃。这一切不正是给我们一个警示吗?
这让我想起了《流浪地》里的预言
最初,没有人对这场灾难给予太多关注。
人们以为这只是一场普通的大雨或山洪,其实不然。一个物种的灭绝和一座城市的消失。
直到这场灾难与大家息息相关。
而这一预测并非危言耸听。
当地发出警告时,全世界都拉响警报……
01
我们在“水深”中艰难前行,而外国却在“酷暑”中煎熬。
就在上个月,科学家检测到科威特最高气温达到74度,再次刷新全高温纪录。
科威特路边树木自燃,道路龟裂,街道上汽车外壳被烧毁。
在北半的另一边,加拿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气温逼近50度。已有600多人因高温丧生。
你相信吗?就在上周,北极圈气温飙升至48度!曾经被永久冰冻的区域现在被鲜花覆盖了!
这些花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是一种浪漫,但在北极却是一场灾难。
在植被覆盖下,地面对太阳热量的吸收会增加数倍,高温会逐渐蔓延到极致。
随之而来的是一场不竭的野火。
美国西部连续10天发生60场山火
永久冻土迅速融化。
甲烷在永久冻土层中泄漏并爆炸
与此同时,多年冻土的融化也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基础。
目前,俄罗斯北部23%的地下系统出现故障,40%的房屋因高温倒塌!
更可怕的是,北极冰层的多次融化,导致冰冻了数千年的古老病重新出现。到时候会引发什么样的疫情,实在是难以想象。
另一边,游客却浑然不觉,还在惊叹于北极冰崩塌的壮观景象。
当北极的裂缝在我们眼皮底下一路蔓延时,没有人在意,甚至鼓掌!
多么讽刺。
如今网络上大篇幅的文章感叹地生病了,却用新颖、刺激的合成图片来吸引流量。
要知道,当大雨冲走城市时,它们最终会停止;山火烧毁森林,最终会被扑灭。
如果10年还不够,那就50年、100年、1000年……
有足够寿命等待大自然重生的地,不会去关心人类的生死。
那我们呢?
人性一旦崩溃,一旦失去火力,就永远无法修复。
02
这并不是唯一一个无良商人为了流量和金而肆意向大自然索取无限索取的例子。
综艺《满嘴狗屎的哥哥》播出第一天,就遭到网友批评
在同一片土地上共同成长的地公民,不应该成为人类的玩物。
10个大汉,其中5个把麻绳穿过牛的鼻环,还有5个用麻绳绑住牛的后腿,开始玩拔河。
而这头头顶红花,身穿红衣的牛,正深深地跪在黄土地上。
这一幕让单叔想起了古代的残酷刑罚。
你还记得曾经引发热议的“雪花莲”事件吗?
在《极限挑战》中,刘宇宁为了完成节目任务,在科研时采摘了连专家都不愿意采摘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雪莲。
面对网友的指责,他公然辩称这是假道具。
被植物学家打耳光后,他以不认识野生植物为借口,试图让网友噤声。
然而,不要随意采摘野生植物,这不是常识吗?更何况这里还是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无知无畏”面孔的背后,是对环保的漠视和无知!
要知道,所有的悲剧都是在人的欲望产生的那一刻预示的。
人类所发出的恶意,最终会以另一种方式得到回应。
我小时候曾读过这样一段话
没有人是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个人都是这片大陆的一部分,紧密相连。
所以,不必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我而鸣。
03
有句古话天灾人祸。
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警告我们,天灾之后总会有人祸。
你听说过“蝴蝶效应”吗?
“蝴蝶效应”是指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翅膀,可能会在两周后引起德克萨斯州的龙卷风。
现在眼前发生的事情,河南的大雨,河北的暴风雨,各地的疫情都是“龙卷风”。
而我们扔掉的每一件垃圾,每一次将空调温度降低一度,都是“蝴蝶”扇动翅膀。
颜如晶在《七霸说》中曾说过
事实上,我们有没有地并不重要。我们要把环境保护落实到生活中,勤俭节约,杜绝铺张浪费。
我们不是在拯救地,而是在拯救我们自己。
电影《后天》中,咆哮的海浪像野兽一样扑向整个城市,人们尖叫着逃命。
而一切都瞬间被冻结成一座冰城。
我想没有人希望电影的结局真正成为人类的最终结局。
毕竟,没有人类,地只会变得更加美好;但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地,我们人类将何去何从?
永远不要认为事情是理所当然的。
因为在灾难面前,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也没有人能够毫发无伤。
地总是在变化。是好是坏,实际上取决于你的想法。
河南暴雨,南京疫情,地变坏了吗?的相关内容,本文主要关于怎么用古文形容河南暴雨这种热门题进行了解,希望能帮到诸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