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主要讲解一些关于已有1200名新冠病感染患者从南医大二附院出院,情况正往好的方向发展和疫情出院病人图片的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截至发稿,已有1200名新型冠状病感染者出院;尽管ICU已满,但大多数重症患者的病情正在逐渐稳定;2023年1月1日,三院区急诊量出现下降迹象……
2023年1月2日,元旦假期最后一天,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COVID-19救治领导小组会议如期召开。自“新十则”以来,会议每天召开,不分工作日、节假日。医院院长顾敏、党委书记纪国忠及医院全体领导出席会议,随时解决临床医疗救治中出现的题。
小编了解到,面对COVID-19防控新形势,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原则,协调资源、调整措施、优化流程,全力以赴开展新阶段医疗救治工作。从临床收治情况来看,形势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未来四五天内,将有更多患者出院”,该院COVID-19医疗救治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患者数量多,且多为老年人,治疗压力巨大。
几组数据或许可以从不同方面说明这十天来医院在救治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压力。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有蒋家园、萨家湾、迈皋桥三个院区。2022年12月23日,三个校区的成人急诊人数为935人,12月30日为2346人。12月31日为2387人,2023年1月1日为2191人。如果算上儿童突发事件的数据,峰值人数达到2500多人。
2022年12月末,医院公共卫生部门对医院内重症COVID-19感染患者的年龄分布进行了统计。其中,65岁以上76人,70岁以上66人,80岁以上40人……部分老年患者有基础疾病,治疗难度加大。
与此同时,患者感染高峰也是医护人员感染高峰。“最困难的时候,医生护士每天都会‘倒下’。”
拓展资源,优化流程,全力救治患者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COVID-19救治领导小组从一开始就明确表示,必须全力以赴救治患者。
“坚持生命至上,守住底线。做好患者分区分类管理,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我们是重症、危重症、基础疾病患者的希望,我们一定要保持这个希望。”12月23日,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顾敏在对全院职工的视频讲话中雄辩地表示,“我们别无选择,只能退缩,绝不能退缩”。撤退。”
“面对急诊科患者不断外流,我们动员全院临床力量增援。”该院医疗科主任李全鹏说。和医疗一样,医院护理部每天都会动态调整人力资源,保证急诊科、血透、ICU等重点科室的正常运转。第二附属医院南京公共卫生中心的队员们完成保障任务,马不停蹄地返回部队。他们立即奔赴各个关键岗位,投入新一轮的战斗,更多的一线医护人员则带着“杨”上班。“每天都有人跌倒,但很快就会有人站起来。”这样的事太多了。
2022年底,短短一天时间,第二附属医院多个科室齐心协力,加班加点,完成了江源院区新急诊诊疗区改造和新急诊输液室扩建,翻了“翻身仗”。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尽最大努力为患者提供相对更好的医疗条件和医疗体验。
每天查房,关注每一位患者
“必须保证各方面救治质量”,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纪国忠在COVID-19救治领导小组会议上多次强调。
为保障亚重症、重症患者的救治,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呼吸科、ICU的基础上,在第三院区设立了亚重症病区。亚重症病房从一间扩大到两间、三间……目前总共有六间。
同时,为确保COVID-19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三个院区成立了COVID-19医疗救治小组,共有11名成员。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冯月珠担任团队总领队。他告诉小编,除了指导次重症病房的医疗救治外,团队成员还将对医院所有的COVID-19患者进行日常检查。可以随时增加临时咨询,以确保治疗的专业性和同质性。
“我负责江源院区1号楼的病人巡查,核对医嘱和治疗措施,筛查危重病人,提醒临床医生一些特殊注意事项。”第二附属医院ICU主任、一名重症监护室主任孙立群说。治疗小组的成员。检查时间有时会很长。“遇到病情变化,要及时调整用药和相应的治疗方案。”
注重细节,加强危重症患者救治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近期已满员,这里收治了很多重症患者,“主要是80、90多岁的患者,有的还有严重的基础疾病,比如心血管病、糖尿病、和间质性肺炎。等等,治疗起来比较困难。”
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孙立群表示,他们更注重细节。以俯卧位为例,“我们做了我们需要做的一切”。与普通病人清醒时的俯卧位不同,ICU病人在各种“管子”插着的情况下,要保持俯卧位并不容易。“一名俯卧位的病人需要7名医护人员的协助,其中一名医生在床边保护气道,每侧还有三名护士协助翻肩、腹部、腿部。在此期间,必须理顺气道并调整参数以确保患者安全。”孙立群说,一个病人完成俯卧位至少需要20分钟。“工作量极其繁重,但为了病人,我们一定要坚持做下去。”
“未来三四天,将会有更多患者出院。”
“很多刚来时病情严重的患者都在逐渐好转。”冯玉柱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举了个例子,“有一个病人,80多岁的女性,发高烧,肺炎。经过五六天,经过对症治疗,已经出院了。”事实上,截至发稿,据不完全统计,二附院出院的新型冠状病感染患者人数已达1,200。
事情正在好转。“经过治疗,重症监护室的很多危重病人病情已经稳定下来。”孙立群说。“从门急诊和住院人数来看,这一轮高峰似乎已经到了拐点,未来三四天将会有更多患者出院。”冯玉柱信心十足地说。
“我们始终践行着‘健康是生命的关键’作为医生的誓言,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努力保护每一位患者的生命。”第二附属医院院长顾敏说。
通讯员陈艳萍南京晨报/热爱南京编辑明
本文来自【江苏健康】,仅代表作者观点。国家党媒信息公共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编号jrtt
本文为大家介绍的已有1200名新冠病感染患者从南医大二附院出院,情况正往好的方向发展,以及疫情出院病人图片相应知识,就解到这里了,希望对诸位有所帮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