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病理学院士疾呼依法规范开展新冠肺炎尸检病理诊断,以及新冠肺炎尸检的意义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卜野张思伟中国科学杂志
凌晨3点和晚上18:452月16日,全国首例和第二例死于COVID-19的患者尸体尸检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完成。
那么,为什么要进行尸检,实施过程中有哪些要求和困难呢?
为此,中国科学报编辑对目前奋战在武汉疫情防控一线的我国唯一临床病理学院士卞修武进行了专访。
《中国科学报》截至2月16日22时,新型冠状病肺炎死亡人数已达1667人。据你了解,这些去世的病人现在处理得怎么样了?
卞修武
根据国家卫健委、民政部、公安部联合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患者遗体处置指南》,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患者遗体应当就近火化,不得采用土葬或者其他保存遗体的方式,不得运输。
目前,患者遗体经过卫生防疫处理后,由专职人员和专用运尸车运送至医疗机构指定地点。遗体按照指定路线转运至指定专用运尸车,运至殡仪馆火化。为防止二次污染,遗体不得存放、探访,全程严禁打开密封的遗体袋。
《中国科学报》从病理学家的角度来看,对尸体进行病理解剖有何重要性?
卞修武
要彻底了解患者体内的病原体和死亡原因,尸检是最好的信息来源。因此,我们应该依法开展规范尸检,并动员遗体捐献。
尸检是诊断和研究疑难、新发疾病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终诊断”的方法。临床诊断是否正确?应该如何改善治疗?尸检以及相应的样本检测和诊断是目前揭示疾病“真相”的最权威手段。
病理解剖学检查除病原学、流行病学研究外,还可以系统分析疾病的病理变化和规律,发现病因,直接证明病原体在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和部位,揭示病理变化与影像学和临床的关系。分析表现之间的关系,揭示发病机制,分析直接死亡原因及诊治经验教训,提高临床救治水平和防控效果。
具体来说,尸检的重要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它可以明确器官病变,分析发病机制,确定死因。通过大体观察、显微鉴定、免疫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检测,可以全面了解疾病器官的整体、组织和细胞水平的基本病理特征和相关分子异常,特别是肺、心、肝、肠、造血等。免疫器官和身体其他部位病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例如为什么患者血液中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比例异常,对于分析发病机制和死亡原因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和重要意义,并弥补上对该疾病的许多未知。临床意义。
其次,可以帮助分析传播途径,为防控措施提供有用信息。通过检测病在体内组织和细胞中的分布情况,可以了解病的确切感染部位和主要靶器官组织。这是了解传播途径和靶器官的重要证据。
例如,如果粪便中有病成分,其来源是什么?肠粘膜感染怎么办?睾丸受影响吗?可以通过精液传播吗?目前还不清楚。
2003年,非典肆虐时,我国死亡患者的尸检病理结果为确定病病因提供了重要依据。SARS尸检发现了汗腺、肾脏等器官的受累和特征,也明确了病在体内的分布和患者的特征。该疾病的病理变化为认识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接触传播机制和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治疗和防控策略的调整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是能够准确诊断并发症,有助于提高诊断水平,提高诊疗水平。目前,该病的诊断主要依靠采集咽拭子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新型冠状病核酸检测。这是原因诊断,阳性结果表明存在病或感染。
当肺组织中见到病颗粒,且肺部出现炎症反应和病理改变时,“肺炎”的病理诊断即可成立。
CT成像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及时、准确的CT诊断对于早期发现和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以防止可能的传播至关重要。但这并不是病理诊断,也不是确诊的依据。
许多年老体弱的患者患病后往往因肺部继发真菌感染或其他器官并发症而死亡,这需要生前活检或死后检查来证明。
这对于完善诊疗指南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完整的尸检病理诊断可以验证、补充和纠正临床诊断,将临床表现与CT特点和治疗过程联系起来,分析治疗经验和教训,提高今后的诊疗水平。
《中国科学报》如果进行病理尸检,是否需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如果没有,我们会这样做吗?如果家人同意的话该怎么办?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对尸检有哪些要求?
卞修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调查、检测、样本采集、隔离和治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等防控措施的情况,如实提供相关信息。
第四十六条规定“为了查明传染病的病因,医疗机构在必要时,可以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的尸体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尸体进行尸检。国务院行政主管部门,并通知死者家属。”
COVID-19是一种新的人类传染病。寻找新病SARS-CoV2在肺部和其他器官中的存在和分布特征是尸检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需要尸检的情况,需要与家属或者法定监护人沟通,取得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或者遗体捐献等文件。如果不同意,则不予实施。如果今后诊断结果需要以研究论文形式发表,一般应提前通过审查。
《中国科学报》此前没有对尸体进行病理尸检。医疗机构关注哪些题?
一般来说,哪些实验室可以进行尸检?尸检过程中如何避免二次污染或扩散?尸检人员资质有哪些要求?
卞修武
为什么早期不进行尸检?我想可能有很多原因。
最初,病原体的病因、传播途径和传染性不明;后来死亡人数增加,但没有针对这种传染病的尸检制定具体规定;医疗机构以诊疗为主,但也害怕尸检风险;该国缺乏生物医学标准对尸检室的安全要求;ETC。
我想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这类疾病的病理检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例如,在多个版本的诊疗标准中,诊断依据都是无肺活检病理诊断。
对临床怀疑且无禁忌症的此类传染病进行尸检的尸检室条件有明确要求,必须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
病理标本的运输、制备、检测和观察也需要安全防护。
此次疫情也提醒我们,大型医疗机构和医学院应在病理科或相关学科设立高标准的尸检室。地区医疗中心应当设立能够承担传染病尸检和病理样本处理的尸检室。研究机构应设立医院病理科和环境实验室。要求比较高,尤其是病理检测的负压系统和设备。
建设这样一个符合要求的尸检室,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审批,这样的审批工作也是非常复杂的。
目前,经与国家卫健委、重庆市卫健委、湖北省卫健委等部门沟通,我们已重新装修建设了新的负压尸检室,随时准备开展尸检工作。
《中国科学报》哪些死亡病理更需要尸检?
卞修武
从疾病诊断、医学研究和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只要有临床意义,尸检就是必要的。每个病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尸检常常会发现意想不到的发现。
对于像COVID-19这样的传染病,临床病程特殊,诊断和治疗存在疑,死因不明,需要尸检。
《中国科学报》尸检过程以及结果和结论需要注意什么?
卞修武
除了尸检所需的硬件条件外,操作人员的保护和环境保护是最重要的。考虑到疾病的传染性,尸检前应将尸体放置一段时间,以减少病活性,有利于保证尸检人员的安全。传染病尸检结果应当附有病理诊断报告。因此,主要操作人员和检查诊断人员应具有病理学家资格。
《中国科学报》对于这种传染病的病理解剖,国内外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
卞修武
遗体捐献和疾病尸检是应该大力提倡和积极开展的事情。
对于重大新发传染病,特别是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的传染病,国内外相关法规支持尸检。2003年非典爆发时,只是通过尸检材料才纠正了对病因的认识,揭示了传播途径和发病机制。
但这次疫情期间,尸检工作还没有开始。外国同事甚至我我们国家的医学是不是退步了!
如今,中国的尸检越来越少。在许多医学院和大医院,甚至根本不进行这些检查。在没有最终病理诊断的情况下讨论死亡病例,严重阻碍了临床医学的进步和提高。这对于医学本科生的教育和病理医生的培养非常不利。国家应建立健全尸检相关法规。
中国科学报面对疫情,您还有什么想说的?
卞修武
医学的进步与病理解剖学密不可分。肺炎的诊断离不开病理学诊断。瘟疫夺走了这么多人的生命,我们应该明确诊断和治疗。
希望用鲜血和生命让更多人认识到这个疾病,完善防控措施。在这次疫情的防控中,我们希望尸检和病理诊断能够尽快发挥作用。
重大新发传染病如果没有尸检结果,将成为科学的遗憾和医学的耻辱。
作为一名人类病理学家,我一直通过各种渠道呼吁和建议尽快进行尸检。当我奉命来到武汉时,我想进一步推动和参与组织这项工作,为疫情防控做出中国病理学家应有的贡献。
病理学院士疾呼依法规范开展新冠肺炎尸检病理诊断和新冠肺炎尸检的意义的相关话题,本篇文章已有详细的解,希望能帮助到各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