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全民慈善,汇聚向上向善强大力量

 admin   2025-07-06 03:25   15 人阅读  0 条评论

关于青岛全民慈善,汇聚向上向善强大力量和疫情期间青岛是怎样的的题,想必很多人都想了解,下面听小编来介绍吧!

怡蓉奇丽雅爱剪集团连续五年每周三组织员工为敬老院、社区孤寡老人义务理发。

即墨区社工在食堂为老人提供服务。

市南区珠海路街道社工站开展智能手机课程。

慈善捐款、爱心慰、农产品展销、义诊、心理咨询、法律咨询、环保宣传、法制教育宣传……值9月5日第八个“中华慈善日”之际,连日来,青岛各区市以“携手慈善,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公益慈善活动,吸引了市民积极参与。

慈善是一座城的情怀;善行体现了城市的温暖。依山傍海的青岛,血液里流淌着慈善的基因。青岛通过政府推动、社会落实、公众参与、专业运作,用善行和大义架起了“爱心桥梁”,唱响了守望相助的“奉献爱心”。新世纪以来,青岛累计筹集慈善资金3379亿元;36年来,累计筹集资金105亿元,各项筹款和救助数字居全省第一,领先全国同类城市。

帮助有需要的人,在有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在青岛,“全民慈善”的慈善格局已经形成,擦亮了青岛大爱的闪亮名片,汇聚了向善的强大力量。

政策护航开辟发展新前景

加强对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的监督管理,有利于不断提高慈善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只有依法加强慈善监管,才能确保慈善活动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近年来,青岛把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作为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逐步完善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健全体制机制。强化监督管理,有效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努力促进全市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先后出台《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探索设立社区慈善基金的意见》等文件,全面构建以《慈善法》为基础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山东省慈善条例》。

为依法实现慈善组织有序高质量发展,制定了《青岛市慈善组织综合监管暂行办法》、《青岛市慈善组织综合监管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和《青岛市慈善组织综合监管联席会议规则》。会同行政审批、财政、税务、银行等部门共同制定《组织综合监管联席会议》。《活动指引》、《青岛市慈善捐赠指引》等系列文件,在全国率先建立慈善组织综合监管机制,推动慈善组织内部治理结构不断完善,慈善组织内部治理结构不断规范。慈善活动成效显着,受到中央媒体高度关注。

开展全市慈善组织税前扣除和年度审计,会同税务部门制定《公益事业税前扣除指南》和《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指南》。协同多部门开展专题调研和实践活动,对全市慈善组织上门政策、点对点救助、面对面沟通服务。与青岛银保监局建立慈善信托登记咨询沟通和监管协调机制,制定《青岛市慈善信托登记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法律体系和政策保障,让青岛慈善事业发展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题得到有效解决,打开发展新局面。

慈善为民,探寻青岛样本

今年8月16日,青岛市慈善总会一卡餐机捐赠仪式在市北区海伦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举行。仪式上,市慈善总会捐赠60万元慈善资金,用于全市养老、助餐机构购买一卡助餐机设备。有了助餐机设备,老人只需开通一卡服务,即可使用激活的社保卡或刷脸到青岛养老助餐机构就餐并完成支付。极大的方便了老人的就餐。

为切实保障事实无人陪伴儿童平等接受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促进更多弱势学生成长,青岛市民政局、青岛市慈善总会将实施事实无人陪伴儿童从2021年起支持儿童教育计划。截至目前,该项目已资助符合条件的学生360余名,资助金额总计超过100万元。

这只是青岛聚焦、服务“老少”慈善事业的两个缩影。

“以人为本”是慈善事业最鲜明的底色。青岛市慈善总会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保障放在心上,救助项目不断扩大,受益人数不断扩大,救助投入不断加大。

数字是无言的,但却是最有力量的。20多年来,青岛慈善会实施了医疗救助、助学、扶贫、助老、扶贫、孤儿救助等一系列救助项目。累计提供助学金232亿元,资助近万名贫困大学生实现大学梦,扶贫资金1687亿元。袁先生,每年为许多困难家庭提供关爱;提供医疗救助103亿元,为5000多名特困重症患者及时提供医疗费用,为800多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手术,为2万多名特困老人提供免费服务。进行白内障手术;救助孤儿513万余元,为1800余名留守儿童提供家庭陪伴和心理疏导;救助老人3615万元,兴办社区食堂,改造孤儿院,为5300名贫困家庭提供养老、家庭保姆等再就业岗位培训。向残疾人提供救助资金超过17357万元,帮助自闭症儿童、血友病患者,实现扶贫、扶弱、医疗、养老、孤儿。

当寒门学子顺利考上大学,当残疾、半残疾老人终于洗上热水澡,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当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康复重见阳光,当社区孤儿、贫困儿童的梦想成真。那些亲切可爱的笑脸,成为了“慈善为民”的最好诠释,也成为了这座城市温度的指标。

激发热情,慈善力量与日俱增

说起“爱心陪伴”大型公益,很多青岛老人都不陌生。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发展专业服务、组织精细化服务网络,为空巢老人提供以精神陪伴为核心的志愿服务。

10年来,该已成为拥有353支志愿服务团队、超过37万名志愿者的大型志愿服务项目。累计服务空巢老人36万。荣获第七届“山东省慈善”,是青岛市唯一一家。推荐为第十二届中华慈善慈善典范候选人。

依托赋能,不少志愿者团队、品牌公益团队也得以规范化、可持续化、专业化发展。目前,已有20余支“爱心陪伴”志愿者团队荣获国家、省、市级老年荣誉,多名志愿者荣获青岛市“文明市民”、“青岛市十大孝星”等荣誉称号。

只有激发全社会慈善的热情,才能营造人人都能推波助澜的局面。近年来,青岛积极支持和引导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连续三年组织评选“中华慈善”、“山东慈善”,5个单位和个人荣获全国慈善协会系统“慈善人物”、“爱心企业”;

该市连续七年组织95个“中国慈善日”系列宣传活动,点亮全市主要核心地标、重要商圈广场建筑等显示屏,引导大家参与慈善。

二十多年来,青岛这片充满爱的土地,催生了爱心慈善组织、爱心慈善企业、爱心慈善银行,催生了一批充满爱心创新理念的慈善品牌和样本。与时俱进,具有青岛特色。“慈善一日捐”、“个人冠名基金”、“企业冠名基金”、“专项捐赠基金”等传播慈善理念,树立慈善公信力;“心连心”先心病救助项目、“大手拉小手拯救小生命”早产儿救助项目、“快乐蜜蜂”自闭症资助项目实现快速垂直救助;孤儿“爱心之家”、困难群众“慈善及时雨”,让更多家庭驱散阴霾,迎来雨后阳光。

目前,全市共有慈善组织89个。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的渠道更加多元化,捐赠形式更加多样,从捐赠款物到捐赠股权、知识产权等形式。慈善动员能力不断增强,捐赠规模不断扩大,大额捐赠成为常态,参与方式更加便捷。互联网慈善蓬勃发展,成为慈善事业新的增长点。互联网募捐项目数量每年增长20%以上。

滴水汇成大海,繁星点亮银河。全民慈善不仅体现在慈善组织和爱心企业的参与上,也成为青岛市民自发的慈善行为。

马晓胜是一位爱心人士,他和家人十多年来一直在捐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退休教师每年代表家人向市慈善总会捐款3000元,从2015年开始就从未间断过。

截至目前,青岛市慈善志愿者人数已达2万余人。他们活跃在慈善医疗、社区养老、法律援助、文艺演出、心理咨询等不同领域,涌现出一些“小浪花”、“青岛好人”。代表了一大批无名的、有爱心的人。

慈善主体和参与方式日益多元化,覆盖范围和人群更加广泛,慈善力量不断增强,在社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服务大局、与时代共鸣

庆鼎再次牵手,继续书写山海情。今年8月20日,青岛市慈善总会“定西结对关爱孤儿、事实无助儿童慈善救助项目”捐赠仪式在定西市举行,为定西市1858名孤儿、事实无助儿童捐赠项目资金50万元。

据了解,2021年以来,青岛市慈善总会已帮助定西市开展了5个慈善捐赠项目,捐赠资金总额已达600万元。这也是青岛与定西推动“产业互补、人才互动、技术互鉴、理念交流、风格互鉴”的新丰硕成果,共同谱写青岛-定西合作新篇章。

这只是青岛市慈善总会支持东西方合作的冰山一角。

多年来,青岛慈善始终坚持服务大局、与时代共鸣。青岛慈善会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在东西部合作、对口支援等方面累计拨付慈善资金3145万元,向贵州安顺、甘肃陇南等地区开展对口帮扶建设,通过捐捐物、投资采购等输血+造血模式,助力脱贫攻坚、实现共同富裕。

很难的一件事,八方支持。面对国内灾难险情,青岛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20年来,青岛累计为汶川、雅安、云南地震、印度洋海啸、南方雪灾、河南洪涝等救灾捐款167亿元。COVID-19疫情期间,青岛共收到社会各界捐款338亿元,占全省筹款规模的四分之一。

细流看不见,潜力却湿润。不断汇聚向上的力量,必将为青岛城市发展提供道德滋养,助力社会温暖前行。

本篇文章详细解了青岛全民慈善,汇聚向上向善强大力量这样类型的题和一些疫情期间青岛是怎样的相关的信息,希望对诸位有所帮助!

本文地址:http://gz1978.com/post/168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